
1935年,张灵甫接到命令,带领部队进入汉中,开始了对红军的“围剿”行动。当时的局势非常紧张,张灵甫感到十分不安,便将妻子吴海兰和女儿送到了西安避难。可能是觉得未能在妻子身边守护,张灵甫委托一名前往西安办事的军官为妻女带一些礼物。
这名军官办完事后返回,张灵甫迫不及待地询问情况。军官有些支支吾吾,张灵甫感觉到事情不太对,便追问道:“到底怎么了?”军官迟疑后终于说道:“我看到她了,可是在电影院门口,她打扮得很精致,旁边还站着一个年轻男子,两人看起来很亲近。” 张灵甫听后心中一震,情绪瞬间变得焦虑和愤怒,几天来他心烦意乱,什么事也提不起兴趣。
为了不影响工作,张灵甫决定请假前往西安解决此事。抵达西安时,吴海兰看到丈夫突然出现,既惊讶又高兴。表面上,他们的相见如同往常一样温馨,张灵甫也没有急于询问“出轨”的事,似乎一切如常。然而,悲剧发生在张灵甫提出要吃饺子时。
展开剩余83%吴海兰便开始为丈夫准备饺子,去市场买肉、调料,然后在后院割韭菜。就在她弯下腰去割韭菜的瞬间,一支冰冷的手枪抵上了她的后脑勺。吴海兰还未反应过来,子弹便已经打入了她的头颅,生命瞬间消逝。而开枪的人,正是她的丈夫——张灵甫。外界对这一事件感到震惊,因为两人一直以来表现得十分亲密,无论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。没人能想到,张灵甫竟会做出如此绝情的事。
在杀害吴海兰后,张灵甫将她的尸体匆忙藏起来,装作什么都没发生,返回了部队。然而,吴海兰的失踪终究引起了怀疑,很快这件事被曝光。尤其是她的家人开始四处奔走,呼吁抓捕凶手张灵甫。由于张灵甫当时是国军的高级将领,吴海兰的家人知道自己无法与其抗衡,于是试图借助舆论的力量施加压力。
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张学良妻子于凤至的关注。于凤至是当时中国女性权益的代表人物,得知张灵甫杀妻后,愤怒异常,她要求张学良立刻将张灵甫抓起来,并依军法处置。张学良身为西安的“剿匪”司令,虽然官位高,但他知道张灵甫隶属于中央军,只有蒋介石才有权处理。因此,他并不敢轻易插手此事。
得知后,于凤至立刻联系了宋美龄。宋美龄得知此事后,怒不可遏,立即找到蒋介石要求严惩张灵甫。事件闹得沸沸扬扬,蒋介石也意识到再不妥善处理,会严重影响中央军的形象,于是命令胡宗南将张灵甫革职,并送至南京审判。
张灵甫最终被判死刑,但令人意外的是,蒋介石最后并未处决他。蒋介石舍不得杀死这位有能力的部队指挥官,尤其是张灵甫还是黄埔军校的校友,这让蒋介石对他格外关照。最终,张灵甫只被判了10年的有期徒刑。然而,抗日战争爆发后,他很快被释放,并重新投身战斗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出狱后的张灵甫重建了家庭,娶了名叫高艳玉的女子。然而,这段婚姻持续了八年后,他便狠心抛弃了她,转而娶了比他年轻25岁的王玉龄。王玉龄对张灵甫的过去并不了解,婚后过得尚算不错,但内心却一直困惑一个问题:张灵甫为何要杀死吴海兰?她是否会面临同样的命运?
在一次对话中,王玉龄忍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。张灵甫沉默片刻后回应道:“我杀她,不是因为她出轨,而是因为她拿走了我一份重要的机密文件。我让她交出来,她不肯,那个文件对我来说至关重要。如果泄露出去,会给国家带来严重后果。” 从张灵甫的解释来看,吴海兰并非因出轨被杀,而是因为他怀疑她将机密文件泄露,认为她是地下工作者。
然而,这个说法并没有完全打消外界的疑虑。张灵甫的行为仍然让人质疑,许多人认为,吴海兰的品德端正,不可能做出背叛的事。吴海兰的家人和一些知情人也认为,吴海兰更有可能是张灵甫误解的对象。而且,吴海兰的家风良好,她对赌博和鸦片有着强烈的反感,这与她作为地下工作者的形象完全不符。
吴海兰的侄女吴玉清曾表示,吴海兰绝不会做出不忠的事,因此张灵甫的解释更可能是真的。张灵甫的女儿张清芳也曾公开说过,吴海兰有可能是地下工作者。
关于吴海兰死亡的真相,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说法。有人认为她是因为出轨而被杀,也有人认为她是无辜的,被张灵甫误杀。而张灵甫的行为,至今仍是一个争议的话题。
在张灵甫的婚姻生活中,他的第一任妻子刑凤英是由父母为他安排的,这段婚姻他并不感兴趣。进入军队后,吴海兰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,而她当时只有16岁。虽然张灵甫与吴海兰的婚姻初期看似幸福,但短短一年后,她便死于非命。
此后,张灵甫与高艳玉结婚,婚后八年便离婚,而后娶了王玉龄。张灵甫的婚姻虽然经历多次更替,但无论是与高艳玉还是王玉龄的婚姻,都没有留下美好的回忆。
最终,张灵甫的名声因为他“始乱终弃”的行为而受到质疑。虽然他在抗战中确实立下了许多战功,但他杀妻的事件始终是他不可抹去的污点。而他最后的命运也未必能得到公正的评价,因为关于他杀妻的真相,至今仍存在不同的声音。
发布于:天津市铁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